王府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是连接宫廷文化和平民文化的桥梁,位于北京西城区前海西街的恭王府,是中国现存王府中保存最完整的清代王府,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它代表着中国的王府文化。

恭王府简介
乾隆四十一年,即1776年,和珅开始在这东依前海,背靠后海的位置修建他的豪华宅第,时称“和第”。有说法称、明弘治年间、大太监李广也曾经置第于此。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弘历归天,次日嘉庆褫夺了和珅军机大臣、九门提督两职,抄了其家,估计全部财富约值白银八亿两,相当于国库十几年的总收入,所以有“和珅跌倒,嘉庆吃饱”的说法。
同年正月十八,即1799年2月22日,和珅被“赐令自尽”。而宅子本身,则如愿归“爱豪宅不爱江山”的胞弟庆僖亲王永璘所有。与此同时,嫁予和珅之子的乾隆之女和孝公主,仍居住在半座宅第中。咸丰元年,即1851年,清末重要政治人物恭亲王奕?成为这所宅子的第三代主人,改名恭王府,恭王府之名由此沿用至今。 “一座恭王府,半部清朝史”是历史地理学家侯仁之对恭王府的评价。民国初年,这座王府被恭亲王的孙子溥伟以40万块大洋卖给教会,后由辅仁大学用108根金条赎回,并用作女生学堂。
恭王府是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,也是保存最好的一座王府。

走进恭王府
[p]来恭王府,逸事趣闻远过于王府本身的价值,因为这里居住的都曾是清代赫赫有名的人物。恭王府原为和珅府邸,倒台后被嘉庆皇帝赐给他的弟弟庆郡王永璘,晚清又成为咸丰弟弟恭亲王奕的王府。
如今由府邸和花园两部分组成,整体设计富丽堂皇,曲折变幻,风景幽深秀丽,一向被传为《红楼梦》中的荣国府和大观园,充分体现了皇室辉煌富贵的风范和民间清致素雅的风韵。
恭王府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的王府建筑群,分为府邸和花园两部分,府在前,园在后。王府占地约3.1万平方米,分为中、东、西三路建筑,由严格的轴线贯穿着的、多进四合院落组成。
王府有门脸五间,正殿七间,后殿五间,后寝殿七间,左右有配殿。府邸不仅宽大,而且建筑规模也是王府中最高的。

不能合照的秘密
[/p][p]【一】在和珅住过的这座府邸中,现在已经对外开放了,游客可以一边游览,一边拍照,但有两个人地方最好别与之照相合影。第一个就是天下第一福,相传这个福是乾隆皇帝亲手为孝庄太后写的,当时孝庄太后突然生病,怎么医治都没事,乾陵十分的担心,后来听人建议,沐浴斋戒三日后,一气呵成了这幅倾注了对祖母挚爱的“福”字,并加盖了“康熙御笔之宝”印玺,取意“鸿运当头、福星高照,镇天下所有妖邪”。
后来孝庄太后病就好了,后来将这个福做成了碑,而和珅神不知鬼不觉的将这个碑弄到自己府上。没多久和珅就死了,这个福不仅没有给他带去福寿,反而带来了灾祸,和珅都压不住这个福字碑,我们平常的老百姓,也就更压不住了,所以说还是不要跟它合影的好。
【二】 第二个就是恭王府西北方向的一口古井,这个古井有十多米深,据说是嘉庆帝处死和珅的时候,和珅的管家刘全跳这口井自杀。因此这口井也非常不吉利,不管刘全是不是跳井自杀,反正这口井是和他扯上了关系。
不过这个不像福字碑一样还被博物馆明令禁止,这个是属于约定俗成的,大多数人还是秉持着“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”的态度去做的,遵守规定总是没有错的!

宁可信其有
[/p][p]小编写过一篇文章,就是女性的游客,请不要和雷峰塔照相的文章,大家都知道,雷峰塔压白娘子是一个民间的传说,但很多和雷峰塔照过相的女姓游客,不管是事业、爱情,都有所退步,直到毁掉照片,生活和工作才又回到了正轨。
小编并不迷信,但有些经验证过的忌讳,还是尽可能避免为好。
[/p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