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果又叫做“青团”,“清明粑”、“清明馍馍”等,是我国东南部汉的族特产之一。关于清明果,也流传着一个传说:
相传有一年的清明节,太平天国“忠君”李秀成将军的得力手下陈太平被清兵追捕,一名农夫在附近耕种,将陈太平伪装成农夫,藏在自己的耕地。因此清兵没有抓到陈太平,但是清兵也没有放弃,在村里加了兵驻地,每个出村的人都要经过严格的检查,以防他们给陈太平带食物。

农夫想带点东西给陈太平吃,走出门,踩上一捆艾草,滑倒了,当他站起来时,他看到了他手上和膝盖上的绿盈盈的颜色。农夫心里立刻有了主意,赶紧摘了些艾草回家洗干净煮烂成汁,加上糯米粉,揉成一只糯米团子。然后把绿色的面团放在草地上,混在村里的哨兵中间,成功地给陈太平送了食物。陈太平吃了青团后,觉得牙齿香而不粘。天黑后,他绕过了清兵,安全地返回了他的据点。后来,李秀成命令太平军都要学习做青团以自保。因此吃青团的习俗也流传开来。
青团的形状有点像饺子,但味道却大相径庭。这个小点心有香味,看起来更像一块美丽的玉石,吃在嘴里更香滑软糯。清明果也是一种传统特色食品,具有丰富的食用性、礼仪性和家庭参与性,其寓意是:阖家美满,健康平安。

青团颜色青绿,口感糯韧柔软,甜咸不同,具有淡而悠长的草香,从颜色到味道都有春天的气息。青团已经成为了江南地区的人习惯用于祭祀祖先的基本食物,因此,青团在江南地区的民间食物里显得尤为重要。
传统的青年团由三部分组成:青汁、饼团、馅,青汁包括艾草、清明草、麦青,饼团包括糯米粉和米粉,馅分甜馅和咸馅。这种一年一度的食物,不同地区的做法是不一样的,但大多数都很讲究,因为绿汁的材料不容易找到,所以绿汁也可以换成用草头、车前草、马兰头等。

清明节吃青团,早已成为了人们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传统。并且,现在逐渐发展成了一种季节性的食物了,小小的一团面团,其实包含的是人们慢慢的家乡情怀。